展望/Prospective

预印本,一种不可逆转的出版方式  

方宣钧1, 2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诸暨, 311800
2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编辑部, 南宁, 530004
作者    通讯作者
编辑与出版研究, 2020 年, 第 9 卷, 第 1 篇   doi: 10.5376/epr.cn.2020.09.0001
收稿日期: 2020年02月21日    接受日期: 2020年02月22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24日
© 2020 5thPublisher 文化传播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方宣钧,2020,预印本,一种不可逆转的出版方式,编辑与出版研究,9(1):1-5(doi:10.5376/epr.cn.2020.09.0001)

摘要

预印本,翻译自英文Preprint,也称之为电子印本(e-Prints),是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的出版方式,将学术论文存放在一个可以自由存取的电子印本的存贮数据库。最著名的预印本出版数据库当arXiv莫属(arXiv发音为“archive”--X代表希腊字母chi),自19918月创建中央存储数据库以来,预印本存贮数量与日俱增,促成了科学出版领域“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毫无疑问,预印本出版是最符合出版自由的最伟大的出版模式,对知识产权的“首发权”确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预印本;后印本;e-Prints ;arXiv;首发权

Preprint, An Irreversible Mode of Publication

Fang Xuanjun 1,2*

1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huji, 311800; 2 Editorial Office of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technology, Nanning, 530004

* Corresponding author, jim.xj.fang@cuixi.org

Abstract  Preprint, also known as e-prints, is a publish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ublishing, which stores academic papers in a freely accessible electronic print storage database. The most famous preprint publishing database is arXiv (arXiv is pronounced "archive" - x stands for the Greek letter chi).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entral storage database in August 1991, the number of preprint storage has increased day by day,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open access" publishing model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 There is no doubt that preprint publishing is the greatest publish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freedom of publish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right of first publ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Keywords  Preprint, Postprintm, e-Prints, arXiv, Right of first publication

 

预印本(Preprint),是指未经同行评议和编辑处理的作者提交的手稿,通过互联网或特定的数据库平台,向公众公开、分享的学术论文版本。预印本发表是一种学术思想、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的发布形式。预印本是相对于后印本(Postprint)而言的,后印本(Postprint)是指经过同行评议之后的、经过编辑加工的印本,在传统的印刷期刊或在线期刊上进一步发表的,也叫硬印本或抽印本(Reprint)。

 

传统的学术论文发表模式,从手稿提交,同行评审,编辑加工到最终发表往往要经历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漫长等待过程,如果论文被拒稿,则需要重新投稿到另一家期刊,经历同样的评审程序。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手稿提交到预印本发表平台,以快速发表自己的发现、实证和思想,通过预印本发表获得首发权证据,掌握学术成果的拥有权。

 

预印本的出现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如今,预印本发表平台也会分配一个数字对象标识符(DOI)给预印本,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引用。毫无疑问预印本出版或发布,将是最符合出版自由的最伟大的出版模式,这种不可逆转的出版形式将越来越受到出版界、学术界的支持和认可。

 

1预印本的诞生

自古以来,中国的学者将自己的作品,用“手抄本”的形式,分发给自己师长、同行进行品读,以求获得修改、评价个认可,这种“手抄本”或许就是最原始的“预印本”,但这种方式分享范围非常小。“预印本”真正的流行起来,还是发端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广泛应用。

 

大约在1990年,Joanne Cohn开始用TeX文件将物理预印本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同事,这种TeX文件格式将科学论文通过互联网轻松传输,并在客户端呈现,但发送的论文数量很快就填满了邮箱。Paul Ginsparg意识到建立中央存储的必要性,于1991年8月创建了一个中央存储邮箱,该邮箱存储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可从任何计算机访问,这就是众所周知的arXiv。arXiv(发音为“archive”--X代表希腊字母chi)。

 

Paul Ginsparg最初创建的是一个物理档案,称为LANL预印本档案,它最初的域名是xxx.lanl.gov,2001年Paul Ginsparg将运行机构改为康奈尔大学,并将存储库的名称改为arXiv.org,由康奈尔大学主办和运行,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八个镜像站点。

 

从1991年8月14日开始,数学家和科学家定期将他们的论文上传到arXiv.org上,供全世界访问。于2002年Paul Ginsparg因创立arXiv而获得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hip)。arXiv.org在2008年10月3日通过了50万篇里程碑,到2014年底达到了100万篇。2011年9月,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全面负责arXiv的运营和发展。到2016年10月,提交率已经增长到每月超过10000篇。

 

如今,arXiv存储的内容包含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医学、统计学、数学金融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科学论文和研究报告,论文的存储不需要完全的同行评审,有些预印本平台要审核后批准发布,可以在线查阅。在数学和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几乎所有的科学论文都是在arXiv数据库中自行存档的。

 

2预印本的发展

arXiv的创建和发展大大的推动了无门槛的、自由出版的各种预印本出版平台的发展。2001年由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系统创办了PhilSci Archive,用于科学哲学的所有子领域的预印本,这是较为早期的预印本服务器之一。2003年由志愿者创建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LIS)学术论文的国际开放存取库,e-LIS(Eprint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创办了Nature Procedings预印本服务器,用于发布手稿,海报,和未发表的评论。

 

2010年以后,各种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预印本服务器平台大量涌现出来。2013年,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推出了生命科学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2016年美国化学协会创建了ChemRxiv,翌年宣布由Figshare运行,提交的的论文将进行基本的内容筛选,但不进行同行评审。同年7月,由一群社会学家、学术图书馆社区成员及其技术合作伙伴使用开放科学框架组建了SocArXiv,由马里兰大学管理运行;由心理科学促进会和开放科学中心推出一个类似的心理科学预印本服务器PsyArXiv。

 

201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启动ChinaXiv作为中国研究论文的预印本服务器。ChinaXiv如今在多个领域拥有10 000多篇论文。

 

2017年,是预印本服务器勃发的一年。2月,农业预印本储存库AgriXiv,在开放科学框架的支持下,在GitHub上的一个登录服务器上预先启动。5月,PaleorXiv作为古生物学的预印本服务器启动。9月,在开放科学框架的支持下,Harlan Krumholz在美国医学会第八届国际同行评审和科学出版物大会上宣布启动医学和健康科学的预印本服务器,MedArXiv。9-10月间,发布运行地球科学领域的两个预印本服务器,ESSOAr和EarthArXiv。11月通过开放科学预印本中心框架发布海洋保护和海洋气候科学的免费研究库MarXiv。

 

2017年至2018年间,基于区域或地区的预印本库也应运而生。2017年8月印度尼西亚跨学科研究的预印本服务器INArxiv;2018年1月建成预印本服务器ArabiXiv(阿拉伯语科学档案馆),用于保存在许多科学学科中主要以阿拉伯语的手稿(预印本和后印本);2018年6月推出泛非预印本库AfricArxiv。2019年8月14日推出印度学者和奖学金的开放存取预印本服务器IndiaRxiv。

 

预印本出版模式的迅猛繁殖直接冲击着传统出版模式,进一步导致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出版在科学出版领域的诞生和发展,可以预见的将来,预印本出版模式广泛的获得传统出版界的认可,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青睐。

 

3预印本认同

许多后印本期刊不接受已经在预印本发布的稿件再一次在期刊发表,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动拒绝任何之前以预印本发表过的新论文。随着预印本出版的普及和发展,许多政府资助机构,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惠康基金会和英国癌症研究机构,都声明支持预印本并允许引用预印本。许多著名的学术期刊,如Nature, Science, Lancet, 和 BMJ也都加入了认可和支持的行列。一些预印本发表平台也会分配一个数字对象标识符(DOI)给预印本,将作者的研究结果发表为可引用的预印本,作者可以坚定地宣称这是自己所做的原创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作者,在预印本平台发布以后,不再进一步寻求后印本期刊的发表。

 

一个世人皆知的例子就是2002年11月由格里戈里·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上传的一个证明瑟斯顿几何猜想(Thurston's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的概要,其中庞加莱猜想(Poincaré conjecture)作为一个特殊案例。佩雷尔曼放弃了在传统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他向世人宣布:“如果有人对我解决几何猜想的方法感兴趣的话,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arXive)——让他们去读一读吧“。

 

尽管这是一种非传统的出版方法,国际数学界还是承认了这项研究工作,并向佩雷尔曼颁发了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和克雷数学千年奖(Clay Mathematics Millennium Prizes)。佩雷尔曼都拒绝了这两个奖项,另当别论。

 

4预印本,具有确立首发权的重要意义

预印本发表是一项公开、确凿的数据记录,任何有关谁首先发现了某个特定成果的讨论或争议,都可以指出预印本作为一种证据,这种快捷简易的发表有一种“立此存照”的意义,对于确立“首发”、“首先”、“首次”具有重要的知识产权意义。

 

作者介绍

作者系《分子植物育种》期刊创办人和主编、《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执行主编,从事期刊出版和编辑工作二十余年。

 

参考文献

Butler D., 2003, Biologists join physics preprint club, Nature, 425(6958): 548

https://doi.org/10.1038/425548b

 

Callaway E., and Powell K., 2016, Biologists urged to hug a preprint, Nature, 530(7590): 265

https://doi.org/10.1038/530265a

 

Callaway E., 2017, Heavyweight funders back central site for life-sciences preprints, Nature, 542(7641): 283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017.21466

 

Charles C., 2003, Biology's new online archive, The Scientist, the-scientist.com   

 

Cobb M., 2017, The prehistory of biology preprints: A forgotten experiment from the 1960s, PLOS Biology, 15(11): 238-24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3995

 

Giles J., 2003, Preprint server seeks way to halt plagiarists, Nature, 426(6962):7

https://doi.org/10.1038/426007a

 

Ginsparg P., 1997,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global research village, The Serials Librarian, 30(3-4): 83-95

https://doi.org/10.1300/J123v30n03_13

 

Graziotin D., Wang X., and Abrahamsson P., 2013, A framework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cientometrics, 101(3): 1627-1656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4-1278-7

 

Halpern J.Y., 1998, A computing research repository, D-Lib Magazine, 4 (11)

https://doi.org/10.1045/november98-halpern

 

Halpern J.Y., 2000, CoRR: A computing research repository, Journal of Computer Documentation, 24(2): 41-48

https://doi.org/10.1145/337271.337274

 

Luce R.E., 2001, E-Prints intersect the digital library: inside the Los Alamos arXiv,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 (29)  

 

McKiernan G., 2000, arXiv.org: The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E-Print ser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Grey Literature, 1(3): 127-138

https://doi.org/10.1108/14666180010345564

 

Pinfield S., 2001, How do physicists use an E-Print archive? Implic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E-Print services, D-Lib Magazine, 7(12)

https://doi.org/10.1045/december2001-pinfield

 

Quigley B., 2000, Physics databases and the Los Alamos e-Print Archive, EContent, 23(5): 22-26

 

Reyes-Galindo L., 2016, Automating the Horae: Boundary-work in the age of computer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6 (4): 586-606

https://doi.org/10.1177/0306312716642317

 

Taubes G., 1993, Publication by electronic mail takes physics by storm, Science, 259(5099): 1246-1248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259.5099.1246

 

Warner S., 2001,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t arXiv, arXiv:cs/0101027  

 

Widener A., 2016, ACS launches chemistry preprint server,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acs.org

 

编辑注:以下省略参考文献40条

Editor's note: the following 40 references are omitted

编辑与出版研究
• 第 9 卷
阅览选项
. PDF(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方宣钧
相关论文
.
预印本
.
后印本
.
e-Prints
.
arXiv
.
首发权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The server is temporarily unable to service your request due to maintenance downtime or capacity problems. Please try again later.

Additionally, a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error was encountered while trying to use an ErrorDocument to handle the re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