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 三亚, 572025
作者 通讯作者
国际学术期刊研究, 2022 年, 第 11 卷, 第 1 篇 doi: 10.5376/jgap.cn.2022.11.0001
收稿日期: 2022年07月05日 接受日期: 2022年07月15日 发表日期: 2022年07月22日
刘楚楚, 韩叶萍, 方宣钧,2022, 中文姓名翻译的原则、方法和常见错误, 国际学术期刊研究, 11(1): 1-6 (doi: 10.5376/jgap.cn.2022.11.0001) (Liu C.C., Han Y.P., and Fang X.J., 2022, Principles, methods and frequent faults in chinese name translation, Guoji Xueshuqikan Yanjiu (Study 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Studies), 11(1): 1-6 (doi: 10.5376/jgap.cn.2022.11.0001))
本文系统综述了中文地名翻译的原则,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翻译规范要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规定,除了少数传统的翻译地名可保留外,应该逐步实现完全使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翻译,使用统一的翻译标准,规范中文地名的外译行为。本文还对常见的翻译错误进行了列举和错误分析,对一些特殊案例进行了分析,试图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Principles, Methods and Frequent Faults in Chinese Name Translation
Chuchu Liu 1, Yeping Han 1*, Jim Fang 2
1 Zhejiang Sinoca Publishing Service Ltd., Zhuji, 311800, China
2 Hai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anya, 57202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via121311@hotmail.com
Abstract No matter what language the Chinese names are translated into, the basic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the Scheme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promulgat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levant bylaws. Taking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mes into English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cas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s well as some special examples and frequent faults. We believe that there should not be any alternative to the Scheme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m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use of parentheses to annotate historical figures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is a kind of goodwill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ranslators, which is worth advocating.
Keywords Chinese names;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Translation principles
1中国人姓名翻译成英文的基本原则
中国人中文姓名的翻译原则是采用汉语拼音方案,其法律依据是1958年1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76年修订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汉字是象形文字,汉字拼音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进行标注和翻译,对规范、统一中国人汉语拼音姓名的书写格式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金惠康, 2002;韩叶萍和方宣钧,2022)。
2不同时期的翻译特征
2.1当前时期
当代,当前阶段,尤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后,中国人的姓名采用用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翻译是完全合法和合规的。特别是《全国人大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颁布以后,中国人的姓名用汉语拼音注音和拼写,已被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也已经成为国际的通用做法(金惠康, 2002)。
1978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已经明确规定,使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因此,现在汉语人名基本上都按读音来翻译,即按汉语拼音将人名转化为英语字体(罗马字体)来拼写。2012年实施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进一步规定,中国人姓名翻译时,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人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姓在前,名在后面,这一点恰好与英文相反,值得注意。为了避免外国人混淆姓氏,建议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把姓氏全部字母大写。以下列举一些姓名的翻译,如:
(1)单姓+单名,王毅,翻译成Wang Yi;
(2)单姓+双名,赵立坚,翻译成Zhao Lijian;
(3)复姓+单名,令狐冲,翻译成 Linghu Chong
(4)复姓+双名,欧阳奋强,翻译成 Ouyang Fengqiang
2.2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即1911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由于这段时间中国还没有现代的统一的汉语拼音方案,但是已经有了“威妥玛拼音”体系,我们把这个体系称作的旧式的汉字注音体系,对于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名字的翻译,采用旧式的汉字注音体系进行翻译,或者使用原来已经用旧式的汉字注音体系翻译的姓名,也是允许的,可以接受的,这对于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和文献具有意义。“威妥玛拼音”体系是1867年开始的,由英国人威妥玛等人合编的注音规则,叫“威氏拼音”,它的最大优点是利用送气符号(‘)来表示送气的声母,ch`, ts`, tz`。威玛氏音标,在1958年中国政府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广泛被用于人名,地名注音,影响较大。1958年后,逐渐废止。
鉴于历史的原因,民国时期的人物姓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建议用“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的形式。如:
(1)蒋介石:Jiang Jieshi (Chiang Kai-shek);
(2)孙中山:Sun Zhongshan (Sun Yat-sen);
(3)宋庆龄:Song Qingling (Soong Ching-ling)
为什么建议以这样的形式翻译呢?因为在清朝晚期清政府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到西方各国,西方文明开始被引进来,在晚清及民国时期很多外国的文献、资料,记录,大都是采用的威妥玛拼音进行翻译和标注。因此,这样翻译有利于外国人在阅读的时候,看到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就能很快地对应起来。比如:孙中山,Sun Yat-sen;蒋介石,Chiang Kai-shek等。
2.3清朝之前
在明代或清初以前,西方人到中国传教或贸易并不多见,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传教士、鸦片贸易等西方人进入中国大陆就比较普遍。比如,在大清宫廷,就有西洋人士作为皇帝的顾问,皇子的老师,传授西洋技法和语言教育。所以,清朝时期也可以按民国事情的惯例来进行汉字姓名的翻译。而清朝以前,直至上溯到三皇五帝、远古时期,应该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翻译。
3例外的或特殊的情况
3.1已故或在世的名人
已有约定俗成的已故的历史人物的名字,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名字进行翻译,如孔子:Confucius;李小龙:Bruce Lee:李政道:Tsung-Dao Lee。对于在世的一些著名的学者、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首先尊重本人意愿并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名字,如杨振宁:Chen-Ning Yang。
3.2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名的英译,就必须依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4.2.5非汉语人名地名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拉丁字母)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文字的人名地名,按照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第三条规定,《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的第二条,少数民族文字用拉丁字母的,音译转写以其文字为依据。如嘉雅(蒙语):Jayaa;阿不都热依木(维吾尔语):Abdurehim等(舒启全, 2006)。
3.3中文姓名翻译成日文
日本语有大量的汉字,日本人的姓名基本使用汉字,日文汉字与中国汉字在“象形”上差异较小,在含义也有不少异同,但是发音上差异就比较大。那么,如何把中文姓名翻译成日文呢?原则上应该是:如果中国人的姓名汉字,在日本仍在普遍使用,直接采用汉字即可接受,建议用括号标注汉语读音。日本人在阅读的时候,也许会按照日本汉字的读音进行拼读,犹如中国人读日本人的汉字姓名一样,也常常按照汉字发音进行阅读。
例如:安倍是日本人的一个常见的姓氏,日文汉字为“安倍”,日文仮名为“あべ”,在日语中的读音类似“阿部”),罗马字注音“Abe”,而中国人常常用汉语拼音“Anbei”进行阅读,中国台湾人的发音则是用“阿部”,这与中国台湾人沿用民国时期的拼音体系有关。
3.4新旧拼音体系在翻译外国人名、地名上的区别
旧的“威妥玛拼音”体系和新的汉语拼音方案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翻译上,特别是把外国人的名字、地名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存在不同(表1)。
表1 新旧拼音体系在翻译外国人名的区别 |
4常见的错误翻译举例
目前,中国人名英译仍然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不仅存在于大众媒体,也存在与严谨的学术领域(谭秀梅, 2007)。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等国家的法规缺乏普及,缺少宣传,有法不依(舒启全, 2006)。
例如,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ChiangKai-shek译成“常凯申”。类似的情况还有把孟子(Mencius)错翻成“门修斯”,孙子(Sun Tzu)错翻成“桑卒”等。
5结束语
关于中国人名外译,国家已经立法规定,外译时使用汉语拼音,按汉字读音拼写。因此,在翻译中国人姓名的时候,按照汉语拼音翻译是完全正确的,是不二选择。在翻译实践中,对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采用加上括号的形式加以注释,这是翻译工作者的一种善意也是一种专业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如果翻译者不加以注释,也是无可非议的。作为读者,如果有质疑、有兴趣,自己应该去查阅和考证。
本文由刘楚楚根据方宣钧博士关于《中文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讲座的录音内容为基础整理成文,韩叶萍进一步补充资料和修改,由方宣钧博士最终审阅定稿。
致谢
作者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匿名同行的评审意见,他们的建议和批评非常有价值,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韩叶萍,方宣钧,2022,中文地名翻译的原则、方法和常见错误,编辑与出版研究,
金惠康, 中国人名英译理据讨论, 科技术语研究, 2002, 4(2): 28-29
舒启全, 汉语专名英译原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106-109
谭秀梅, 浅谈中国人名英译的规范问题, 科技信息(学术版), 8: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 汉语拼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78,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