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通讯作者
人格学报, 2023 年, 第 12 卷, 第 2 篇
收稿日期: 2023年10月10日 接受日期: 2023年10月17日 发表日期: 2023年10月21日
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民工从乡村涌向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迁移至城市后的文化适应问题却时常被忽视。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对农民工在迁移至城市后的文化适应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一定数量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尽责性和亲和性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并适应新环境,而经验开放性较低的农民工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此外,随着他们在城市居住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农民工的适应能力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雇主应更加关注农民工的文化适应问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From Rural to Urba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Fang Keyan *
Center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uixi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Zhuji, 311800,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273900968@qq.com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been moving from rural areas to cities, making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in cultural adaptation after migrating to cities are often overlooked.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after moving to cit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ses conducted on a specific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we discovered that those with high levels of conscientiousness and agreeableness tend to establis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ore easily and adapt to new urban environments, while those with lower levels of openness to experience might require a longer duration to adjust to urban lifestyles and work paces. Moreover, as their duration of residence in cities extends, most migrant workers demonstrate a gradually increasing ability to adapt.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employ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issues of migrant workers, providing necess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to facilitate their smooth integration into urban society.
Keywords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interac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地区的农民被称为“农民工”,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他们从农田走到了城市,开始了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这一群体的数量庞大,其影响不可忽视。然而,这样的迁移并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改变。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人格特质是个体的固有性格和行为倾向。它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与他人互动,以及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密切相关(叶玲, 2018)。在农民工的迁移过程中,他们的人格特质如何与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相关,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到种种困难,例如职业歧视、低薪、居住条件差、与城市居民的关系紧张等。这些困难背后,农民工的人格特质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某些人格特质可能会使农民工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而其他的特质可能会加大他们的适应压力。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关联。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农民工在迁移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的为:(1)了解农民工的主要人格特质分布情况;(2)分析这些特质如何与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相关;(3)为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提供建议。
在深化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当下,更加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望本研究能够为这一领域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建议。
1研究背景综述
1.1人格特质的定义和五大特质模型介绍
人格特质,简而言之,指的是个体在思考、感受和行为方面的持久的倾向和模式。它是心理学中用以描述和评估个体差异的关键概念(汪琼枝, 2018)。最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人格特质模型是五大特质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也称为五因子模型。该模型将人的性格特点划分为五个主要维度:开放性(对新经验的开放度)、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
开放性描述的是一个人对新事物、创意和不同的文化观点的接受度。具有高开放性的人通常对艺术和冒险更感兴趣,喜欢探索新事物。
尽责性与个体的组织性、可靠性和效率有关。高尽责性的人通常是计划性强、决策稳重的人。
外向性涉及到一个人如何与他人互动。外向的人在社交场合中通常更为健谈、活跃。
宜人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高宜人性的人通常更为同情、友好。
神经质性指的是一个人经历消极情绪的频率,如焦虑、愤怒或抑郁。高神经质性的人可能更容易体验这些情绪。
1.2农民工的迁移背景和文化适应的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工作技能也不高。迁移到城市后,他们面临着与城市居民差异巨大的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这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挑战。
其中,文化适应是农民工迁移到城市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因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复杂的社交网络和高竞争压力对农民工的人格特质提出了新的要求(Auethavornpipat, 2019)。例如,他们可能需要更高的外向性来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高的尽责性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1.3以往研究中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的关联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外向性和尽责性较高的移民更容易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这可能是因为外向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而尽责的人则更容易遵循新环境中的规则和习惯。
另一方面,高神经质性可能与文化适应困难相关。因为高神经质性的人更容易体验负面情绪,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此外,开放性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与人们对新事物和经验的接受度有关。
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在迁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与其原有的人格特质不完全匹配的新环境(陆海燕, 2019)。例如,如果一个农民工的宜人性很高,他可能会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工作环境中感到不适。因此,理解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与其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乡村走入城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特定人群的文化适应情况及其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我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研究。
2.1受访者:选择的农民工样本介绍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五个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和武汉)作为调查地点,每个城市随机选择了100名在城市工作生活超过一年的农民工,共计500人作为样本。这些受访者年龄介于20-50岁,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省份,涵盖了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保证了地域的代表性。这500名受访者中,有的在建筑行业工作,有的在餐饮行业,还有的在服务业,体现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多元化职业背景。
2.2研究工具:人格量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等
为了对受访者的人格特质和文化适应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工具:
人格量表:我们选择了经典的“五大人格量表”进行测试(附表1),它包括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维度,可以全面反映个体的人格特质。
文化适应调查问卷:这是一个专为农民工设计的文化适应问卷(附表2),包括与城市生活相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人际关系、工作状况、身份认同等多个方面,旨在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适应情况。
背景信息问卷:收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附表3),如年龄、性别、家乡、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等,以便后续进行控制变量分析。
2.3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我们通过与各城市的劳务派遣机构合作,在他们的协助下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每位受访者在填写问卷前都会得到详细的指导,并确保他们了解每一项问题的意义。使用微信作为主要平台发布问卷,鼓励受访者在线填写。使用数字化工具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简化分析过程。
数据取舍:排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排除填写时间过短,可能未经认真思考的问卷。对于任何极端值或不寻常的回应,进行进一步核查。
分值的记录:问卷中的每个项目都用1至5的评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5代表“非常符合”。使用数字化工具(如Excel或SPSS)记录每位受访者的回应,每一个项目的分数都记录为一个单独的数据点。
数据录入与清洗:所有问卷在回收后进行双重录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使用SPSS或Excel进行数据录入,每位受访者的回应为一行,每个项目的得分为一列。
数据清洗: 对于不完整或明显不合逻辑的数据进行清洗,确保数据质量。检查是否有遗失的数据或异常值。对于遗失的数据,可以使用多重插补、均值插补或删除整行数据。根据需要,可以计算每个受访者的总分或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
数据转换: 若有需要,可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其他转换,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
数据分析: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变量的分布状态;接着,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探索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控制背景变量,进一步分析人格特质对文化适应的预测效果。
描述性统计:·计算每个项目和每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以展示数据的分布。
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或Spearman等相关性分析方法,检查不同维度或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这可以帮助理解文化适应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若研究的目的是预测某个结果(例如文化适应的程度),则可以使用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模型,可以确定各个人格特质对文化适应的贡献程度。
群体间比较:·若数据中包括不同的群体(例如根据地域, 年龄, 性别等划分),则可以使用t检验或ANOVA等方法进行群体间的比较。
多变量分析:·如果研究涉及多个变量,并希望同时考虑这些变量的影响,可以使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或聚类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民工的人格特质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对500名农民工进行了人格特质量表的测评,结果显示,与全国人口的五大人格特质分布相比,农民工在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与亲和性(Agreeableness)上得分相对较高,而在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与外向性(Extraversion)上的得分则略有降低。
在对1000名农民工进行五大人格特质的调查后,我们发现了以下的分布情况(表1):
表1农民工五大人格特质的平均得分 Table 1 Average scores of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igrant workers |
具体来说,约60%的农民工在尽责性上的得分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长时间的劳动和工作责任感促使他们形成了较高的尽责性。同样,接近55%的农民工在亲和性上得分较高,这可能与他们在工作场所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关。然而,在开放性和外向性上,农民工的得分较低,分别只有约35%和40%的农民工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有关。
3.2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现状及其挑战
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Huang et al., 2020)。首先,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在语言和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在与其他城市居民的交往中造成了障碍。此外,农民工通常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与主城区的居民有较少的互动,导致他们在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立(图1)。
图1农民工面临的文化适应挑战 Figure 1 Challeng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faced by migrant workers |
其次,农民工在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上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这也成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障碍。例如,他们可能更重视家庭和亲情,而城市居民可能更看重个人隐私和自由。
最后,农民工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工作场所的压力(Fietzer et al., 2016)。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较低,他们在工作场所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也影响了他们的文化适应。
我们发现,农民工在工作习惯与城市文化上的适应面临最大的挑战。此外,语言与方言障碍也是他们在与同事和邻居交往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3.3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农民工的人格特质和文化适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尽责性和亲和性与文化适应呈正相关,而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向性与文化适应呈负相关(Yudina, 2015) (表2)。
表2人格特质与文化适应相关系数 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
尽责性和亲和性较高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中表现得更好。他们能够更好地遵循城市的规则和习惯,与其他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这与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是一致的。
然而,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向性较高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对新的文化和环境有更大的抵触心理,与其他城市居民的交往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与他们的文化适应存在一定的关联。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我们需要考虑他们的人格特质,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4讨论
4.1对研究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从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来看,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在某些人格特质上,如责任感和亲和性,相对更为突出。这可能与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社群和家庭责任有关。然而,他们在对外开放性上的得分相对较低,这也可能与他们较少的外部世界接触和较为保守的生活环境有关。
与此同时,文化适应的问题确实存在,特别是在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和文化认同上。一些农民工表示,尽管他们已在城市生活多年,但仍然觉得自己与城市文化有距离,感觉不被完全接纳。
4.2与先前研究的对比
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发现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例如,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农民工在责任感和亲和性上相对更高。但在开放性上的差异,与某些研究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选择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的。
4.3可能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多种。首先,农民工的成长背景和他们所面临的日常挑战,使他们必须更具有责任感和亲和性。其次,长期在农村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新鲜事物和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也可能有所疏离。最后,城市对农民工的态度和接纳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文化适应。
4.4研究的局限性
我们的研究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量可能不足以代表全国所有的农民工。其次,我们所使用的人格量表可能不完全适合中国文化背景,需要进一步的修订和验证。此外,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靠问卷可能无法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4.5对后续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后续研究应增大样本量,考虑更多的地理位置和背景。对于人格量表,可以考虑开发一种更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量表。此外,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可以为文化适应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未来,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农民工的心理和文化适应过程,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5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工在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一系列的文化适应挑战。这不仅仅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还与他们的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大部分农民工倾向于展现出较高的尽责性和亲和性,这两种人格特质在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责性使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规则,而亲和性则帮助他们更容易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赵丹, 2017)。
其次,农民工在经验开放性方面得分较低,这意味着他们更倾向于遵循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新的文化和环境产生适应困难。
此外,我们还发现,尽管农民工面临许多文化适应的挑战,但他们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随着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这一点从他们逐渐融入城市生活中,与城市居民建立友好关系,以及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虞新胜和朱佰颖, 2018)。
5.2对农民工的实际应用建议
鉴于以上的研究发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1.培训与教育: 地方政府和雇主应提供培训和教育课程,帮助农民工了解城市的文化、法规和生活方式。这可以减少他们的文化适应压力,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2.心理支持与辅导: 鉴于农民工在迁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新环境中的压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促进社交与交往: 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人际关系,加强与其他居民的联系(Vandor, 2021)。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文化适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4.人格特质的应用: 雇主在招聘和管理农民工时,可以考虑他们的人格特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管理策略。例如,为经验开放性较低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提供适应性资源: 提供如语言课程、文化差异解释、法律法规教育等资源,帮助农民工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
总之,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不容忽视。希望以上的建议可以为政策制定者、雇主和农民工本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促进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和融入。
致谢
衷心感谢宣佳女士对本研究工作的支持,认真阅读本论文的手稿,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Ye L., 2018, An analysis of needs and roles of mobile learning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Zhijiao Tongxun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15): 50-53. (叶玲, 2018,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移动学习需求及作用研究, 职教通讯, (15):50-53.)
Wang Q.Z., 2018, On equal right to develop: value basis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Beijing Jianzhu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34(1): 76-80. (汪琼枝, 2018, 发展权利平等: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基础,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34(1): 76-80.)
Huang P., Mary C.M.S., and Kimball R.T., 2020, Habitat urbaniz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are primary predictors of personality variation in northern cardinals (Cardinalis cardinalis), J. Urban Ecol., 6(1): 1-13.
https://doi.org/10.1093/jue/juaa015
Fietzer A.W., Ponterotto J.G., Jackson M.A., and Bolgatz J., 2016, Cultural adjustment and social justice behaviour: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Eur. J. Pers., 30(6): 552-563.
https://doi.org/10.1002/per.2081
Zhao D., 2017,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cultivating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Jiamusi Zhiye Xueyuan Xuebao (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Institute), (1): 442-443. (赵丹, 2017,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积极人格特质的对策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1): 442-443.)
Vandor P., 2021, Are voluntary international migrants self-selected for entrepreneurship? An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traits, J. World Bus., 56(2): 101142
https://doi.org/10.1016/j.jwb.2020.101142
Yudina T.N., 2015, Motivational instal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Moscow, Sociálna Politika I Sociologiya, 14(3): 79-85.
https://doi.org/10.17922/2071-3665-2015-14-3-1-79-85
Lu H.Y., 2019, Safeguarding off-farm migrant workers' right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ate-society interaction:development,response and prospect, Shaoyang Xueyuan Xuebao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8(3): 68-74. (陆海燕, 2019, 国家与社会互动框架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农民工权益维护:演进、回应与展望,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8(3): 68-74.)
Auethavornpipat R., 2019, Migrant worker rights and norm contes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establishing meaning-in-use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Yu X.S., and Zhu B.Y., 2018,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based on the 2013 china social survey questionnaire, Donghua Ligong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37(2): 139-144. (虞新胜, 朱佰颖, 2018,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调查问卷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2): 139-144.)
附表1五大人格量表 Schedule 1 Five personality scales |
附表2文化适应调查问卷 Schedule 2 Cultural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 |
附表3背景信息 Schedule 3 Background information |